在美國北加州旅行了兩週,
回到台灣過了兩週還是很不習慣!
美國地大,寬廣的生活空間環境,或許也多少發生些影響,讓人們比較心胸廣大!
生活的每天每處,都充滿禮讓.
我用優雅形容這樣的禮讓,因為人們在這麼做的同時,都帶著輕鬆點頭的微笑.
人禮讓人,
車禮讓人,
車禮讓車.
這種優雅的禮讓,哪裡都有,哪裡都看的到.
電梯裡,餐廳裡,街道上,店舖中,停車場裡,機場裡,洗手間裡,.....人人優雅微笑對陌生人點頭禮讓,男士甚至紳士伸手,優雅半行禮禮讓妳先行.
人走人行道,腳踏車走腳踏車道,車走車道,人人互不干擾,各走各道,即使汽車在十字路口交叉點上相遇,也有默契的禮讓先到的車先行.就這樣誰也不會多等多塞.路上安全又放心.
回台灣的飛機上,馬上就開始發作''不習慣''的症頭!
幾乎整機的亞洲人,
最粗魯的莫過於,服務人員尚未服務到的旅客,
竟半起身動手翻動空勤餐車上要發給大家的餐盒,
互相討論待會要吃哪一種,......
種種的粗魯行為,
讓我鮮明的優雅西式印象產生巨大的對比.
然後我又開始習慣性的翻白眼!!!!!
這種不習慣說來也真有趣,
我在台灣台北長大,
亞洲的擁擠,早習以為常!
在擁擠的狀態中找到生存之道是正常的事.
常見的方式就是''趕'',有的人甚至是''搶''.
要趕在人多擁擠前,至少排隊排在最前面,
過馬路要搶快,小心害怕別被不讓人也不讓其他車的車撞,
工作結束累攤,想在大眾運輸上有個位子座,有時候不搶不行,因為排在你後頭的人們一上車就不一定要排你後面了.這點最有趣,原來排隊也沒什麼意義!!!
走在台北市街道上,明明劃分了人行道與腳踏車道,
而行人卻偏偏要走到腳踏車道上,讓騎在腳踏車上的我,死命控制著龍頭左搖又晃的保持平衡,好不撞到走在腳踏車道路上又覺得自己沒有問題的行人.
排隊結帳時,總是有排在後頭的人,不斷的插嘴要求先服務,又證明了排隊有時沒有什麼意義.
公共設施總使用在匪夷所思的地方,例如游泳池吹整區內的阿婆,會把吹頭髮用的吹風機,拿來吹不是頭髮的地方,比方腳底板或私處.
常常遇到不尊重別人的人,義憤填膺的覺得是在為你好.......
在台北長大的我,應該早習以為常.
當然每個地方有不同的優缺點.
亞洲的服務重細節與預先想到的貼心,是西方國家還需要努力的.
亞洲地狹人稠也造就了事事方便的便利.
但曾出國旅行,體驗過更好的生活方式之後,覺得好可惜.
因為生活環境確實影響個人情緒.而''搶''與''讓''更是情緒的反應.
也難怪亞洲人經常說話大聲,動怒容易.
我常常遇到一種說法,很多外國朋友覺得台灣人尤其是台灣女孩眉頭深鎖,很不快樂的模樣.
我們唸過書,展現教養與優雅應該很容易,
有時候真的只是 '' 讓 '' 與 '' 搶 '' 一念之差.
希望世界更美好~~~~